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保证更佳的浏览体验,请点击更新高版本浏览器

以后再说X
NEWS

律师文集

律师文集

“1+1”律师志愿者用宪法弹奏法治惠民交响曲

【济南刑事辩护律师-济南经济纠纷律师-济南婚姻律师】知名律师-宣律师 发布时间:2023-04-30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鲍静

12月4日是第九个国家宪法日,也是我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四十周年。近日,参加“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的律师们分别在援助地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宪法宣传活动,旨在积极引导当地群众牢固树立宪法至上意识、增强宪法观念,自觉维护宪法尊严。

“您好,给您发个小册子,里面是宪法的相关内容,有空时可以翻一翻。”“您好,有什么法律问题可以帮助您的吗?只要有疑惑都可以问,我来帮您解答。”“您先别着急,这个事情比较简单,我帮您分析分析。”……

“1+1”律师志愿者张浩森一大早就赶到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西海镇奥凯广场,参加由海北藏族自治州司法局举办的“弘扬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主题宣传活动。活动期间,张浩森不断地向过路的群众发放宪法宣传手册,结合实际案例,用身边人说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教育引导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提高法治意识,自觉养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纠纷靠法的良好习惯,增强依法维权的能力。

张浩森,江苏新高的律师事务所律师,2022年7月参加“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来到海北藏族自治州做了一名志愿者。4个多月的时间里,张浩森积极开展各类法律援助工作,多次走进学校、企业、工地和社区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活动,帮助群众答疑解惑,开办法治讲堂。

截至目前,张浩森共办理各类援助案件35件,法律咨询150余次。同时,与“+1”藏族大学生志愿者共同为藏族、回族、汉族等群众提供“一站式”法律服务,多次实地走访调查、电话跟踪、约谈调处,深入群众聚集区域,向群众宣传法律知识,不让群众多跑路,打通公共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

张浩森告诉《法治日报》记者,“这是我第一次离开江苏来到青海工作和生活,面对陌生的环境和民族文化的差异,更多思考的是如何干好法援工作?在经过几个月的了解后发现,当地群众非常渴望学习法律知识,希望得到法律的帮助。作为志愿者,需要不断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培养群众的法治思维和法律素养,努力让群众做到知法、懂法、守法,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切实让群众感受到的法律的公平正义。”

“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的律师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誓言。“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任何法律不得与其相抵触……”12月6日,“1+1”律师志愿者高明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福海县70余名干部同志以视频的方式,用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刻解读宪法。高明,安徽华人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2021年7月前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福海县开展法律援助工作,今年是他参加志愿者活动的第二个年头。12月4日至10日,福海县司法局开展“宪法宣传周”活动,高明积极踊跃报名,多次走进机关、进基层、进家庭、进网络、进课堂、进军营,进一步提高普法宣传的效率,在全县形成尊重宪法、宪法至上、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浓厚社会氛围。“有事找高明。”成了当地群众的一句口头禅。这句话的出处源于一次农民工讨薪案件,高明为农民工顺利拿到薪酬后,当地的群众便一传十、十传百地传播开了。另外,“宪法宣传周”期间,援助甘肃省平凉市灵台县的“1+1”律师志愿者韩敬奎,走进县委宣传部、县政府办公室,为工作人员开展普法宣传。援助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天峻县的“1+1”律师志愿者贾欣鑫,积极参加宪法宣传活动,走进广场、企事业单位,为当地群众解答法律问题,传播宪法知识,受到当地群众一致好评;援助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的“1+1”律师志愿者陈冠雄借助“宪法宣传周”的机会,走进政府、银行、企事业单位,结合实际案例,深入浅出地为工作人员讲授一堂生动难忘的法律课程。

编辑:莫亚奇

审核: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热线电话

13854190828

上班时间

周一到周六

二维码
线